IMW Friends - 平静的焦虑摄影师 Tree

IMW Friends - 平静的焦虑摄影师 Tree

多交知心朋友,多和他们聊天一起玩,这是我的经验和教训。

imwfriends.jpg

IMW Friends 是一档 InMadWorld 社区优秀摄影师推荐栏目,推荐社区中愿意分享的爱摄影的朋友们,也希望通过这个栏目能够让大家能认识到我们 IMW 社区里的优秀摄影爱好者!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投稿方法,在群内发照片(进群加 inmadworld_d),或者发送照片给 [email protected]

评论

这是第一期 IMW Friends。

也是这一期的摄影师在群内发的照片让我萌生了一种想要创造一个栏目让大家都能看到我们身边有很多隐藏的优秀摄影师的想法。所以 IMW Friends 诞生了

为什么选择这些照片和这位摄影师。因为我从这些照片中看到了摄影师冷静和细腻的情绪。图片看似简单、冷静,但构图法和透视感给人带来了和谐的感觉。同样,也能透过这种和谐感受到摄影师内在的情绪。我找他私聊,写了一些访谈内容,终于确认他「也」是「失眠患者」。失眠,虽然不是一个好东西,但失眠患者似乎都是敏感的。敏感的人用心看到的世界,也是敏感的。

这些照片单张看也许很简单,但在编排之后,却感受到一股「无处安放」的「流浪感」,让我也能很安静的一张一张阅读下去,仿佛变成了失眠的摄影师「在深夜观看自己的照片」。

技术上的优点:

  1. 图组,而非单张
  2. 结构完整,但带着情绪,非客观
  3. 并非对谁的简单模仿

Q:请介绍一下自己

80后,男,北京人,瘦高,特别瘦。

Q: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摄影的?

在大学时开了摄影课,比较水,结课后也断断续续拍了一段时间,但是当时拍的在现在看来全都仅仅是练习。

然后在 16 年的时候失恋失业一块儿来,在家蹲了几个月后慢慢的要出去拍照的想法越来越强烈。挑了很长时间相机,特别理性的选了适马的 dpm 全套,当时的想法是花最少的钱买最好的画质,其他不方便可以用别的办法弥补。现在想想。。之前适马 dpm 这种特别偏科的平价数码相机好像没有,如果是现在开始摄影,我也不会再去买 dpm 系列,和他的画质差不多,操作方便运行更稳定,价格稍微贵一点的已经有了。但是适马 dpm 「独特」的使用方式真的训练了我的摄影。16年初,dpm 全套不到1w。

Q:你是如何接触摄影的?

大学摄影课期间接触的摄影。

大学期间我的一个朋友给我推荐了一些摄影书,顾铮的那些,还有《明室》。后来又看了比较当代的《出龛入龛》。但当时并没有能力把书里看到的用在自己的拍摄上。后来明白摄影书得有了一些拍摄经验之后才能发挥作用。

Q:摄影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很难的问题,但比那个自我介绍的问题容易。

我慢慢觉得,现阶段,摄影就是在我和世界之间耗费心力搭建的一个缓冲区,在这个缓冲区里世界确实是真实的,但我实在不喜欢的部分不会出现。属于我自己的,我喜欢的那部分会被填充进去。这是一个由照片里的场景和光线组成的世界。我明白这个世界隔着一层媒体构成的透明墙,看着就好了。

最近我想放松心态拍一些照片。。想试试能不能拍世界原本的样子。上边这个心理过程实在有点拧巴了。

Q:请分享一下你最近在拍摄的项目(或者一些照片),初衷是什么

从 16 年开始我一直在拍摄周围的城市环境,一开始拍的很乱,慢慢的有了一些我特别喜欢的主题。这不是拍摄前想好的,但到现在这些主题已经非常明确了。我拍摄的就是城市的缝隙和背面,比如高速公路、城铁、高铁和一的交通干道旁边一溜空地,其间有错踪的小路可以直穿过去;被铁路围起来柳叶形或者三角形的空地,有小路可以进去;城中村或者拆了一半的城中村;被高铁路线直接穿过的村子,新开发区外围的没开发好的地区,几乎就是树林,但也不是荒地;被高架桥和河流围起来的错综复杂的地形,旁边就是好几个自然村,非常有活力的小区边上特别突兀的一片荒地等等。大部分都是这样的地方。

还有一部分就仅仅是偶然看见的城市的角落,在特别的时间和光线下,机缘巧合,从大街上一转弯走一段路忽然就看见了。这个拍摄主题一直持续到现在,也因为北京足够大。

12.jpg

我一开始就只是想要上街暴走,抒发心中郁闷。慢慢地觉得有些地方特别想拍下来。

然后慢慢的有了详细的拍摄计划,对着百度街景和谷歌地图来规划今天明天去哪里。我拍照的这几年北京地铁正好在大规模施工中,地铁站出现的地方就是城市景观快速变化的地方,直到现在,我观察到我所谓的「角落」和「背面」越来越少,城市规划和建设慢慢的填满了所有缝隙,这新的规划和建设都是我觉得特别无趣的,很多以前熟悉的地方也被围起来了。我的拍摄范围就是地铁站周围五公里以内,如果有方便的公交大概会是出地铁再坐五六站以内的公交。现在我感觉拍摄时不能太累,不然身体疲劳会损害拍照的感知能力。有些地方想着以后有了好相机再拍,可现在已经完全拆平,有的已经开始施工挖地基了,或者就弄了一个简单的公园了事,位置偏远也没人去。我在街上走的时间远远大于我的拍摄时间。有时一个月也按不了一次快门,但每天都是一两万步。有时我会想,除了摄影,我积攒下来的对城市的感受和经验是不是可以有除了摄影的其他的表现方式。。这应该只能怪自己懒,没有努力思考学习一下。

现在越走越远,这几年开始深入北京的山区了。但是身体和设备实在难以跟上,也就只能是野外徒步了,机缘巧合之下能拍到零星几张。

这些年真的走遍了北京的大部分地方,很多地方以前都想不到会存在。比如在城中村,我很喜欢这种地方。生活的所有方面全都摊在你眼前,街道不宽,各种人和气味直接涌过来,各种活动就在街边进行。夜幕降临时还有密集的 Led 招牌。这里没有任何掩饰,或者没有掩饰的空间。我几乎没在城中村里拍过照片,只因为在黄昏和晚上,dmp 已经不能抓拍,在城中村里架起三脚架肯定会有各种麻烦找上来。而如果用 gr 来拍,得到的大概会像是刘涛那种的照片吧。我最近真的想尝试一下,但是等身心都好点再说吧。

我一直在问自己,对城中村的这种兴趣到底有没有猎奇的部分。

我这算是 city walk 吗?最近自己看的越来越清楚,我对在城市里游走观看的兴趣和拍照的兴趣,是可以分成两部分的,但又不能完全分开。

17 年夏天尝试过用各种家用物品和看似垃圾的东西组合布景打光的系列。后来意识到,这个系列想做好也得全身心投入,得去寻找奇怪的物件,甚至要去翻垃圾,要清理和收集无数的小物件,以后还需要一个单独为此布置的工作室房间。这个系列只拍了一个夏天,把手头能搜罗到的东西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排列组合完之后就没有继续了。这系列全都是夜深人静之后把饭桌清空布置拍摄的。这部分照片就不发布了。

大概是我想在实景拍摄之外看看能不能做些什么。

Q:为什么选择这个方向拍摄?

13.jpg

这又是个很难的问题。。就像是在问自己为什么会喜欢某种颜色,某个场景。。。能准确回答的部分是,这部分是因为适马 dpm 的机能限制,导致我必须拍得非常慢,大半时间得上脚架,抓拍的机会很少。这和我拍摄的主题互相影响,使照片慢慢的变成了现在的风格,主题也慢慢固定了。

也可能是因为我家就住在这种地方。小时候繁华的街道一拐弯就是沿着铁路的一长条城中村,从街面上完全看不见。后来城中村拆了,变成了小区和足球场。但还是有很多古老的大树留了下来在足球场的停车场上,现在这停车场周围荒草丛生,一边是豪华小区,一边是高铁铁路,再往前就是球场。

我家是东西房,楼下还是城中村的时候,每天下午的夕阳都特别漫长。别人说是西晒,可是当时自己很喜欢。从小看了很多年的夕阳慢慢沉下去。可能是因此我想复现小时候看见的光线。现在我家的西边被高楼挡住了。

个人方面。。这和肯定我的性格密切相关。我从没拍过人,虽然想过要尝试,但终究没往那个方向走。就像我之前说过的,拍成这样不是事先规划好的,但是从现在的结果来看,也确实可以解读很多自己隐藏的部分。比如我应该是特别任性的,我就是想要某种特定场景特定光线的照片,有微弱的「现实一直保持这样就好了」,「如果能随时进照片里的时间和地点呆一会就好了」的想法。

美学上的原因。。大概是我很喜欢爱德华霍普,他画了很多建筑和光线,构图和场景很像照片。这个画家是偶尔会在我脑子里冒出来一下的美学参照,但我不会照搬他们的形式。

Todd hido是我去年才知道的摄影师,我也特别喜欢,所有系列全都喜欢。现在也会偶尔冒出来参照一下。

Q:在最近的摄影中,你最喜欢的自己的一张照片是什么?

最近。。我就选三年以内的吧。这三年我越拍越慢,去年没什么产出,今年都没怎么拍。。可以选两张吗。。这两张都是20年上半年拍的,左边这张夜景是20年1月23日拍的,第二天北京就封城了。拍摄地的这个小区离我家很远,坐地铁大概一个半小时。我在这个小区里转了很久,小区里的幼儿园和配套小商店,还有下班的人特别有生活气息。

从小区尽头的小路出去,小区外也有大一片拆了一半就放在那里的城中村,还有几个已经在那里很久单位。看了很久才决定在这个地方拍。拍摄时我身后是一片廉租公寓,当时还有人和我打招呼问我在干嘛,很和气。有一条铁道和一条高速公路从另一个方向把这片空地包了起来,所以这片地的天际线上没有什么杂乱的东西。面包车右边微微的反光是夕阳最后的光,左边的白光是大探照灯照着这一片空地。

现在这里变成了公园和高档公寓,高档公寓是原来的建筑改建的。

右边这张黄昏时的照片是20年4月初拍的,忘了具体的日期了。这张是偶得的照片,虽然这片地方之前也去转过几次,但在这种光线下拍到了这个场景,完全是偶然。拍照地点的我的身后原来是一片大集,在疫情最紧张刚刚第一次解封的时候,是空荡荡的。这又是一片拆了一半的城中村,拆出来的空地一直是作为大集的场地。在这个时候显得特别安静,镜头里的这个场景让我觉得甚至有点神秘。这个地方离环球影城直线距离不到两公里,现在基本没变。

选这两张可能是因为。。这两张的场景里的细节丰富,光线和颜色也很美,完全能让我回忆起拍摄时的情景,以及周边的环境。当时虽然在疫情最紧张的时候,但自己的状态特别好,比现在好太多。

以前的照片也有自己特别喜欢的,我想了一下,标准也差不多。

16.jpg

再分享一张以前的照片吧。这是17年10月7号左右傍晚拍摄的,面前应该是一个快黄了的驾校的停车场,我身后就是现在的南苑森林湿地公园,我身处的位置是现在公园后部的一个路口。身后的一大片当时还是荒地,要下地铁走过一段普通人行路之后,进入一片荒了很久的地区再走距离差不多长的一段,没有路灯,仅有的路灯就在照片里对面的停车场里。我拍照的过程中有人向我问路,是个快递小哥,他在这一片没有路灯的地方迷路了。我喜欢这张的原因也是因为氛围安静,构图很完整,颜色丰富。这三张照片都是那种让我能安静下来的。当时身上穿的衬衫,现在已经穿破了。

Q:你在生活中是怎样的人?

这是整篇采访里最难的问题了吧。。这么大年纪,其实越来越不了解自己。这个问题比「什么是摄影/什么是艺术」还难。。

你看了我的其他回答,对这个问题能有个大概的答案吧。

Q:你最近在读的书或者听的音乐是什么

我以前很喜欢音乐。。

在焦虑期间我发现。。对我来说,起码是在那个时候,音乐其实不能「改变」我的心理状态,它只能「加强」现有的状态。

然后我发现环境录音和音乐有区别,合适的环境录音能帮助我平静下来。然后我尝试着找了一些环境录音来听,最后找到了录音爱好者自己录的环境声,比如 https://freesound.org/people/klankbeeld/ 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这个还不如自己找一个安静环境好的地方自己去听,我手头有一堆这种地方的目录,家边上就有一个。然后有两个月,每天日落前十分钟我会到那里去听一个小时,对焦虑特别有效。现在那个地方草长得一人高,有大蚊子了 /扶额

在焦虑发作前一直在循环的是声音玩具乐队《爱是昂贵的》和 star of the lid 乐队《And Their Refinement of the Decline》和《The Tired Sounds of Stars of the Lid》这两张是环境音乐,但不是环境录音 XD很好听,但我现在有点听不了。

17.jpg

声音玩具的专辑当时是碰巧开始听了。。也很好听,很喜欢《时间》和《生命》这两首。推荐环境音乐,是因为我拍照片或者在城市里我想去的地方游荡的时候听的都是环境音乐,这种音乐可以让我迅速把自己融入环境里,抓住这个地方的感觉。

最近集中看了一堆东北作家的书。班宇双雪涛。我是想找读着不费劲看完有收获我也感兴趣对自己的状况最好也有帮助的书。另外还看了《小王子》和《风沙星辰》。这都是在最近的状况下能让我平静下来的书。

18.jpg

Q:你对自己未来的摄影的期望是什么?

最近已经半年多没拍照片了。因为年初开始焦虑失眠,有好的时候也不敢像以前一样浪,走到九十点钟回家什么的。

希望身体条件能恢复到像以前那样拍照片,还能拍到自己满意的照片。最近试着下午一点出去转了转,回来的也没太晚,晚上就又失眠了,可能是那天太热。晚上又要吃久违了的安眠药。看来以后拍照片的时间会受到限制。一开始幻想的用拍到的照片赚钱,现在看来都是没影的事儿了。。。

Q:听说你经常失眠和焦虑,主要是因为什么呢?

19.jpg

有可能部分是因为新冠,阳康后有一段时间体力特别差,慢慢开始恢复的时候,被邻居吵到失眠。当时特别暴躁,半夜敲管子。和这个也有关系。睡觉的时候如果是被声音吵到心里会难受一下,这个就是焦虑初起了。或者更明显的,睡意加深的时候好像有人推了你一下又醒过来,这明显就是开始焦虑了。建议有这种情况赶紧去心理科或者睡眠障碍专科。第一次失眠很难受,但是好的出乎意料的快(和第二次相比),也没发展到有躯体症状。隔了一个多月,又被邻居吵到失眠,这次很快就开始有躯体症状了,这里我不想具体细说,感兴趣的可以去查查看。去神内开了些药,但是收效甚微,折腾了一个月才去专门的精神专科医院看病,慢慢的好转了,但还得继续吃药。

现在回想一下,有一段时间真的有点抑郁了,负面思想收不住。

这次焦虑发作肯定不止是失眠导致的,是因为我现在的生活出了大问题。几年以来除了摄影没有做别的事,也没交新的朋友。

Q:你说在失眠的时候看这些照片会很平静,为什么?

20.jpg

可能的原因是:

我的一些照片是构图特别严谨的,这种平衡的构图生理上让人安静。现在看,有的照片把混乱的北京市变成了由纯粹几何体组成的有规律的世界。这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我拍的绝大部分场景都不是新建好的,都是起码有十几年历史的建筑,或者荒在那里五六年都没动的野地。这种地方和我的某些特质暗合,这让我感到平静。

我拍摄这些照片之前大多时候会去走很多遍,已经对拍摄地非常熟悉,拍摄的时候基本都会打开三脚架站一个小时以上,我也都是挑气温舒适的时候去拍摄的。这些照片让我回想起当时特别安静平和的体验。

能让我安静的照片拍摄的时间都是晚上或者黄昏,这种光线和时间让我安静。

。。这些都是事后总结的,为什么选择拍这里、为什么这么拍都不是事先想好的。

Q:如果可以,你想给大家分享什么?(关于生活,摄影的都可以)

多交知心朋友,多和他们聊天一起玩。这是我的经验。。和教训。

关于摄影,我想说每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拍摄方式,找到自己喜欢的然后尽量的拍吧。我是野路子,我觉得看理论书只能事后帮助你分析,不太能在你拍摄的时候帮到你。除非想要走当代路线。

尽量多看画册,感兴趣的和不感兴趣的摄影师生平也了解一下,我觉得最后能帮到自己的部分也没有一开始预想的多,起码对自己的要求能提高,也能明白前人都走过什么样的路。

多谢。